研心说丨你做过 “ 鸵鸟 ” 吗?
你做过“鸵鸟”吗?
当你面临棘手的问题时
是否常常会下意识地
已读,但先不回
“不管了再玩会儿”
“先放一放吧”
“到时候再说”
……
这种不敢面对、逃避现实的心理
往往被称作是“鸵鸟心态”
1
鸵鸟心态
鸵鸟心态在心理学又称鸵鸟综合症,由美国心理学家Elliot Weiner提出。鸵鸟在遭遇危险时会把头埋入沙坑,蒙蔽视线自认安全,最终被袭击。引申到生活中,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、自欺欺人的心理。
心理学研究发现,很多人面对压力时会采取回避态度,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,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、更难处理。
2
“鸵鸟心态”的表现
1
有事待解决,但拖着不愿行动
小张同学明知道要在3天后的组会上做论文展示,但一直迟迟不愿意打开文档,一想到这事就不愉快,总是通过转手去做其他的事情来逃避这项任务。
2
不敢尝试,拒绝面对
导师让小王参与完成一个项目,小王同学担心自己基础不牢,知识掌握的不够,迟迟不敢下手,在导师询问进度时也不愿回复,试图用冷处理来应对面临的难题。
3
“鸵鸟心态”的危害
见到难题推、碰上矛盾躲、绕着问题走,只会使问题越积越多,导致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,新问题接踵而至。
在工作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,如果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解决困难,而是逃避困难,这样就很难在工作或学习中有所进步。倘若只局限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,那么其实很难达到最终的目标。
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它也无法完全避免,有时候我们必须勇敢去面对,勇敢地去承担,逃避并不是办法。
4
克服“鸵鸟心态”
虽然偶尔做一次“鸵鸟”,短暂地享受了清闲与安逸,但实质上是问题的积累和困难的增多。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做一只“鸵鸟”呢?
01
设置短暂逃避的时间
首先你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性或者紧迫性给自己设置一个合适的“鸵鸟时间”。其次,逃避的方式也要注意,可以跟身边的人,尤其是能理解你、能帮助你的人聊一聊,这样你不仅可以缓解那些焦虑和害怕的情绪,还能收获有效建议。
02
相信自己,积极应对
事实上,鸵鸟奔跑起来很快,是一种能以60公里的时速狂奔3小时都毫无倦怠的巨型危险鸟类,它的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。如果不是把头埋入沙坑里坐以待毙的话,是可以在危难时刻化险为夷的。在面对难题时,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心态,多一些自信,直视问题。
03
面对并细化问题
当我们陷入恐慌时,很容易把难题扩大化,也就是我们自己会被自己的想象吓到。当我们真正鼓起勇气着手去处理的时候,往往会发现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棘手。因此,“万事开头难”,一步一个脚印去做,许多问题或许就会迎刃而解。
当问题摆在面前时
直面它是最有效的
把“先不管”换成
“先试一试”
把已读不回换成
坦然沟通
结果会大不一样哦
来源:经济与管理学院生活权益部
图片及部分文字来自网络
文字 | 张文怡 张怡
责编 | 赵一林
审核 | 王 园